您所在当前位置:首页
> 政务公开 > 统计数据

武冈市统计局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
武冈政府网 www.ccbyzs.com 发布日期:2007-03-25 【 字体:   

2006年,武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深入推进“三大战略”,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,大力加强基础设施、基础产业和基础工作,努力构建和谐社会,在遭受五十年一遇特大洪灾的情况下,实现了“十一五”良好开局。全市经济总量和质量同步提高,农村经济稳定发展,工业强市步伐加快,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,社会事业全面进步,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。

一、 综合

经济发展总量增加、质量提高。据统计,并经邵阳市审定,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(GDP)达372399万元,比上年增长11.5%,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072万元,增长4.9%,第二产业增加值64967万元,增长24.2%,第三产业增加值146360万元,增长14.3%。按常住人口计算,人均GDP5452元。

经济结构趋优。2006年,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上年下降2.5个百分点;第二产业提高2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提高0.5个百分点。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43.317.439.3。全市城镇化水平为20.1%,比上年提高0.7个百分点。

就业形势较好。年末全市就业劳动力47.2万人,同比增长0.1%,其中,农村劳动力40.3万人,城镇劳动力6.9万人;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462人,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41人;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.3%。全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3.11万人,增长3.2%

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:国民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,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;工业发展质量不高缺骨干龙头企业支撑;财政困难状况还没有根本性解决;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较大等。

二、 农业

2006年,全市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,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。据统计,全市农林牧渔总值达257946万元,比上年增长5.1%。粮食播种面积105.8万亩,其中稻谷播种面积75.4万亩;优质稻种植面积51.8万亩,优质稻种植面积占稻谷种植面积的比重为68.7%;粮食总产量达47.04万吨,比上年增长1.42%,其中稻谷产量36.04万吨,杂交玉米产量7.6万吨。出栏肉猪164.8万头,蔬菜、水果、牛、羊、家禽生产快速增长,为城乡居民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

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。全市开工各类水利工程7700处,投入资金3300万元,完成土石方720万立方米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.4平方公里,新建沼气池612口,完成新建与改造通乡公路39.9公里,建成通村水泥公路181.8公里。全市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9.1万千瓦,比上年增长8.2%;农用拖拉机3651台;农用运输车690辆,农村用电量3280万千瓦时,增长9.2%

三、 工业和建筑业

工业经济规模增大。2006年,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53312万元,完成工业增加值53100万元,同比增长23.8%。全市46家规模工业(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)实现总产值93297万元,同比增长33.1%,实现增加值30487万元,同比增长34.1%,实现利润2462万元,较上年增加877万元,综合效益指数为129.75%。规模工业企业生产原煤98.9万吨,发电量22054万千瓦时,水泥38.99万吨。规模以下工业实现总产值60015万元,同比增长14.7%

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。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900万元,同比增长25.9%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12667平方米,增长15.4%;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78771平方米,增长13.2%

四、 固定资产投资

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380万元,比上年增长49.7%,其中城镇投资129888万元,比上年增长55.4%。启动或建成了农林水、工业能源、财贸、交通、基础设施、旅游、社会事业等35个重点项目。

五、  交通和邮政通信

交通投入力度大,交通事业发展迅速。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32063万吨公里,比上年增长12%;完成旅客周转量39689万人公里,比上年增长8.6%

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增长。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11000万元,同比增长27.9%。年末拥有固定电话80358户,比上年增长3.6%,其中乡村电话59772户;年末拥有移动电话89892,同比增长28.4%,电话普及率为22.74/百人,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2.01/百人。全市互联网宽带用户达7187户,同比增长5.6%

六、 财政、贸易和市场物价

财政收入稳步增长。年内大力组织财政收入,科学安排财政支出,保证了机关正常运转、工资发放和构建和谐社会政策落实等各项重点支出需要。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2362万元,同比增长20.8%,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4717万元,同比增长22.5%,上划中央“两税”3596万元,同比增长18%,上划所得税1695万元,同比增长28%。财政总支出54922万元,同比增长26.1%,其中一般预算支出52427万元,同比增长25.7%。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,骨干税源企业少,税收增长后劲不足。

消费市场活跃繁荣。在商家规模化经营、高档次服务、新方式营销等因素促进下,全市消费市场更加繁荣,商贸、餐饮、娱乐、休闲等消费亮点频现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500万元,同比增长16.3%,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90300万元,同比增长17.5%;餐饮业9300万元,同比增长18.3%

全年引进境外资金497万美元,利用内资73524万元,同比增长65.1%;出口创汇265万美元,同比增长40%

市场物价总水平上升,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5.5%,其中食品价格指数110.9%;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5.3%

七、 金融、保险事业

金融业快速增长。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62304万元,比年初增长21.2%,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8882万元,比年初增长19.2%;企业存款余额22621万元,比年初增长17%。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20209万元,比年初增长17.7%,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8442万元,比年初增长22.5%

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。2006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4500万元,同比增长9.8%,其中寿险收入3100万元,同比增长17.2%;财产险收入1000万元,同比增长11.1%。年内共赔付4400万元,同比增长2.1倍,其中,寿险给付3700万元,同比增长5.2倍;财产险给付600万元,与上年持平。

八、  科技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

2006年,全市共投入科研经费52万元,实施科技项目20个,申请专利8件,授权专利5件。

教育事业继续发展。2006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856人,在校学生3651人;普通高中招生6965人,在校学生19566人;初中招生8511人,在校学生27162人;普通小学招生12335人,在校学生57686人;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.9%

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。2006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39个,电影院2个,文化馆1个,公共图书馆1个,纪念馆1个。电视人口覆盖率为100%,有线电视用户2.3万户。

卫生事业建设加快。新建、扩建和改建6所乡镇卫生院,农村医疗条件有所改观。2006年末,全市拥有卫生人员1855人,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699人,比上年增长7.2%,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060张,比上年增长6.5%,每千人拥有医生、护士1.3人,每千人拥有病床1.42张。

体育事业成绩喜人。全市举办市以上运动会8次,参加全民健身运动人数8.1万人。在全国摔跤比赛中荣获金牌1块。

九、 人口、人民生活

2006年全市总人口74.9万人,其中城镇人口15.02万人,乡村人口59.85万人,人口出生率10.05,人口死亡率4.91,人口自然增长率5.14‰。全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配套资金全部发放到位,计划生育工作步入全省先进行列。

在城镇从业人员中,在岗职工2.37万人,全年工资总额30829万元,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923元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2111人,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2403人,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2560人,企业养老保险金按时发放率100%

城乡居民生活有所改善。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591元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9元,农民人均消费支出2223元。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57元,同比增长7.1%,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481元,增长4%

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。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1.5平方米,城市人均住房面积28.8平方米。

环境保护力度加大。城市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正着手进行,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19%,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,城市人均绿地面积1.21平方米。2006年完成造林2.45万亩,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.35万亩。年末全市有林地面积100.93万亩,森林覆盖率为41.5%

社会政治持续稳定,人民群众安居乐业。2006年,全市公安系统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116起,查处治安案件3010起,全市检察系统共查处经济案件7起,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80万元。全市法院系统共受理案件1151起,结案1270起。全市司法系统共调处民事纠纷4256件。

注:1、本公报为初步统计结果,绝对数为现价,相对指标按可比价计算。

2、凡与本公报不一致的部门统计数据,以本公报为准。

 

分享到:
【责编:主站管理员】 【撰稿:主站管理员】 打印本页 | 关闭窗口

 返回顶部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